有一個簡單的結構動力主宰著多數人,那就是迴避衝突。許多人不想要感受到對抗他人那種情緒壓力,也不想在事與願違時面對自己。
寧願不把心思放在要務上,我們卻發展了一生的補償策略。去讓事情看起來比較好,忽略讓人沮喪的事,美化一切,創造各種理論讓事情看來好一些,並粉飾太平。不去做必要的對話,反而向不相干也無力解決爭端的人抱怨,這不過是在安全距離發發牢騷罷了。
這是人性之所趨。
舉例來說,在團隊動力中常見到一群人沒完沒了地討論無關緊要的小事,直到時間快結束了,才有人提起有件大事(如同一隻大象般無法視若無睹的大事),因為剩下的時間絕對不夠,所以每個人又高興地把它挪到下次的會議再說。等到下一次,新的瑣碎小事又來攻佔大家的集體意識,重要的問題不是被大家心照不宣地”你不提我也不提”,不然就是再一次等到最後一分鐘再說。
沒有人喜歡衝突。有時候我們把挫折感深深地埋藏在心底直到它開始傷害自己的感覺,或甚至影響健康。有句關於潰瘍的老話:”不是因為你吃了什麼,而是什麼吃了你!”
這個動力有兩層,明顯的一層是真誠面對他人的能力,較不顯明的則是我們與自己的關係。我們迴避面對人生當中可能做錯的地方,不想承認不成功的部份,以為自己能做到卻做不到的事,以及試圖嘗試卻仍未臻完美之處。
紀律為鑰
迴避衝突是本能,而所有的紀律卻是反向而行。它是非自然的,迴避衝突是自然,面對才是不自然的。因此需要真正的紀律才能迎頭面對衝突的不自在感。
我們為何需要這種紀律?換言之,什麼可以激發自己去面對那些讓我們心生反感之事?回答這個問題有兩個要素:
v 自己對事實更崇高的價值標準
v 自己對創造更好結果的渴望
要違反本能,我們需要更崇高的導因才能戰勝立即想迴避的焦慮感。這個導因必須趨向更崇高的結果或更深層的目標,不僅是減少痛苦而已。如果我們想要在某項技巧上更好,必定先了解自己現在的能耐,明白包括問題等等在内的實情,才真正有機會熟練上手。因為有達成終極目標–熟練技巧–的導引,我們才會用更高的紀律來當成支持性的策略選擇。
當事情發生時比預期的糟糕,我們不會有比較好的感覺,儘管多年來許多人試著發展各種技術來矇蔽自己,以為可以讓很討厭的事變得比較好,卻沒有任何方法能做得到,其實這種做法也沒有必要。
感覺就是感覺,如同前面所提,迴避策略是設計用來不去感覺面對衝突的不自在。顯見感覺是此架構的中心,嘗試不去感覺所感,或許能成功幾分鐘卻從無法持久。事實有它自己的方式揚長而來,讓你無法視若無睹,某些無法設防的時刻你好像從頭到尾都處在痛苦當中。不舒服就是不舒服,更重要的問題不在於如何感覺,而是你採取後續的行動的緣由。
在這種情況下你其實只能二選一:面對或迴避
一時之間,你全身的所有細胞都喊著沒有這回事。畢竟這是痛苦的事,不過這樣子情況不是持續就是變得更糟。
長期來說,基於對事實更深層的價值與完成對自己重要的事所鼓勵而形成的紀律,讓你捲起袖口,如實感覺,直接且誠實地面對事實。